投资启蒙

拥有极高的道德标准,把受托义务置于首位,是投资人崇高的精神气质。

理解金融市场

从资本市场的经济学原理到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工具创新,从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到投资人的利益保护,从金融法规的不断完善到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营,我努力学习丰富的现代金融理论,并在汗牛充栋的金融著述中挖掘理论出现背后的时代原因。在探究的同时,我亦在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实现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为我今后的投资工作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See also the docs: 金融市场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想法,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有句名言:

“处世的智慧教导人们宁可依循传统而失败,也不愿意打破传统而成功。”Worldly Wisdom teach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reputation to fail conventionally than to succeed unconventionally.

很多人喜欢循规蹈矩,按照既定的思维方式、他人希望呈现的样子、传统的表达习惯来为人处事,这在很多时候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符合预期的回报,但无法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自由。坚守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真实的自我,按正确的思路思考和阐述问题,始终是我的坚持。

做有良知的人,而不是服务于赚钱

与鼎鼎大名的“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相比,耶鲁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在中国并非声名显赫,但是,他对机构投资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史文森有着传奇的经历,他早年在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托宾是资产选择理论的开创者,史文森直接从他的身上汲取了很多营养,这也是史文森后来提出创新性多样化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博士毕业后,27岁的史文森开始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3年,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3年,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开发新的金融技术。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期间,他构建了第一个掉期交易。1985年,史文森应恩师之邀毅然放弃薪资优厚的华尔街投行工作而返回母校,在纽黑文这座平静的小城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负担起耶鲁大学的金融理财重任,并兼职耶鲁管理学院教授,把自己多年的投资管理心得传授给学生。在他看来,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在此后的30多年里,史文森一手将耶鲁捐赠基金打造成一个“常青基金帝国”,历经美国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滞胀,90年代的“克林顿繁荣”、高科技浪潮,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高潮及泡沫,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疲软和市场连续下跌,耶鲁捐赠基金的资产规模却不断扩大,从他上任之初的1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6月的303亿美元,增长了22倍多,过去10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1.1%,过去20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1.4%,是世界上长期业绩最好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获得了基金管理界和华尔街的高度关注。领航集团(Vanguard)创始人约翰·博格(John Bogle)(3)评价说:“大卫·史文森是这个星球上仅有的几个投资天才之一。”耶鲁捐赠基金的强劲竞争对手哈佛捐赠基金管理公司的总裁杰克·迈耶(Jack Meyer)曾毫不掩饰其无奈并打趣地说:“我们哈佛希望史文森最好赶紧换工作。”在我看来,史文森最重要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将创新的耶鲁投资模式与各大机构投资者分享,更在于他培养了无数秉承价值投资信念的投资人。他真正履行了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帮助他人成就更好的自己。

史文森的投资策略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穿越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投资业绩的稳定增长。他认为,在投资行业,如果采取非主流的投资策略,或许会面临许多挑战。人性会驱使投资人采用最获认可的投资策略,当自己的投资跟多数人趋同时,会强化自己与主流的一致性,以防出错后独面尴尬。不幸的是,这种心理上的慰藉很少能创造出成功的投资结果。史文森的“不走寻常路”,体现在通过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大举进军定价机制相对薄弱的另类资产市场,创造性地应用风险投资、房地产投资和绝对收益投资等各类投资工具,为机构投资者重新定义了几个大类的资产类别。

作为机构投资领域的先驱和佼佼者,史文森的教学和著述讲述了机构投资的决策运作方式、组织管理和投资理念,进而帮助人们更充分地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和运行规律。2002年,我和几个朋友把史文森所著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4)一书翻译并引入中国。这是一部侧重于阐述投资组合构建、投资逻辑、资产类别分析与选择,以及风险控制的经典之作,已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的“圣经”。

史文森习惯了以俭为德的生活,只想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而非服务于赚钱。在他看来,投资的目标是盈利还是实现某种社会理想,其间的平衡必须把握,耶鲁大学只会把钱交给有极高道德标准,同时遵守投资人的职业操守,把受托义务置于首位的人。他给耶鲁大学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

我对投资的思考

  • 对于“风险”这个在金融学中被谈到令人麻木的概念,大多数人的评估标准是看投资收益的波动方差,而我从入行第一天起就被要求看出数字背后的本质并忽略那些从“后视镜”中观测到的标准方差。

  • 尽管投资人没有要求归还投资款,我们仍然坚持“这些钱一定要还”。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不能做任何对帮助过你的人有损害的事情,否则那可能会困扰你的一生。

  • 投资的目标是盈利还是实现某种社会理想,其间的平衡必须把握。

  • 方法和策略能够战胜市场,但对长期主义的信仰却能够赢得未来。